化物所废水处理工程组根据该公司废水特点及以往工程经验,采用均质化——厌氧——循环流化床氧化——接触氧化——混凝斜板沉淀——石榴石过滤——二氧化氯杀菌回用的组合工艺,自2008年初进行工艺设计、设备选型、非标设备加工、关键材料购置与改性处理,2009年9月具备进水调试条件,历经数月的工艺优化,处理后的废水已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补充用水标准。
西气东输二线是当前我国管道建设投资最多、输量最大、管线最长、压力最高、施工难度最大的特大工程,也是目前世界上X80管线钢用量最大和钢级最高的管线工程,直接拉动内需逾3000亿元。中亚、中俄、中缅、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,西气东输二线等国内管网建设,以及千万吨级炼化基地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,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石油的油气保障能力,为更好履行三大责任奠定基础。
大连、江苏、唐山三大LNG项目建设如火如荼。2009年,中国石油油气管道建设高峰期有20多个项目同步推进。在这些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,中国石油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,投资渠道多元化趋势明显,为工程快速推进创造了条件。一批重点工程优质高效建成,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,拉动内需,带动相关产业和工程沿线经济社会发展,促进大量社会就业。大型炼化基地建设,尤其是南方重要炼油项目建设,为提升中国石油成品油市场保障能力,缓解南方地区成品油供需矛盾创造了条件。
西气东输二线东段、中俄原油管道、中缅油气管道配套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开工,中亚管道、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等一批跨年度大项目陆续建成。重点工程建设,对提高中国石油的油气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全装修的房间,看不见空调,照样温暖如春――手中的温度计告诉你:室内温度24.6℃,湿度显示49%。
以太阳能为例,太阳能热水器是比太阳能电池板便宜很多的节能产品,一天可以省电2千瓦时。然而,既有建筑的低碳推广之路尚待拓展。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首先会想到需要哪些方面的支出,会不会增加负担。专家认为,既有建筑的低碳改造,任务重,困难多,经费少,但不能因此而走进误区。
行进在低碳之路上,降低建筑能耗无疑是重中之重。节能住宅,其节能所占成本到底有多少?据国家有关部门测算,按照要求达到绿色建筑最低标准的,每个平方增加成本100元到150元――跟房价比,这只是极少部分。
最后一算,投入太大,资金无法到位,最终搁浅。而南京等地的节能实践表明,低碳住宅和节能技术的平民化,是完全行得通的。如此高的价格,再节能,再低碳,老百姓也只能望楼兴叹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在一些地方节能二字成了高价房的标签,与此同时,大量旧房亟待减排改造,不少低价节能技术待字闺中。
但一些地方仍以影响城市景观和小区美观为由,进行干涉。比如,在南京,政府对部分旧小区进行钢窗改造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在南京,一些标称节能的楼盘,每平方米价格,普遍要比一般楼盘高出两千元左右。在低碳之路上,各地政府考虑更多的应是:如何负责任地引导和改善市场,让节能技术惠及大多数人?对于这一点,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观点明确,建筑节能应确定为‘普通百姓式。
节能住宅,成本不高售价高新建的节能住宅,舒适度是能明显感受到的。仇保兴说,正如绿色建筑的英文标识三个E,第一个代表节能,第二个代表节省,第三个所涵盖的意义为生态环境,当我们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道路确定为适用于中国国情、适用于普通百姓,绿色建筑就能健康发展。
爬上二楼,温度变成25.1℃,湿度也增加了1%。这是目前很多地方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。
其次才是一个能源结构问题。更重要的是,除了舒适度的提高,与每家每户分装空调相比,运行成本要低30%。房子结构不动,甚至连窗框也无需改动,只在原有基础上包一层隔热的硬塑,窗扇改成双层中空玻璃的,一个平方米一共只要300元左右,政府补贴100元,单位补贴100元,居民只需支付100元,节能效果一下子就能提高20―30%。如果全是高价低碳样板,普通阶层买不起,用不起,节能就很难推广,低碳也就低不起来。更离谱的是,河西一家号称零能耗的楼盘,一套普通的商品房卖到了四五百万元。节能之路,任重而道远。
去年12月10日,记者走进南京河西一家节能小区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很多地方对新建建筑节能卡得很严,而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不高。
我国建筑能耗达到全社会总能耗的27.5%,江苏也在20%以上。在《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》新闻发布会上,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顾小平坦言,我省新建住宅要达到50%的节能效果,经测算,增加的成本,每个平方米为100―120元。
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涵的低碳生活,正在成为人们主流认同和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。舒适的背后,是这房间的空调,装在80米的地下。
整个小区采用了地源热泵的节能技术,让大地成了一座能源银行:通过地下水的流动,把凉气或热量从地下带到房间。其中,旧有建筑由于体量巨大,节能改造对于低碳之路而言,意义重大。减碳,首先是节约能源,要花大力气提高能源效率,降低能源消耗低碳住宅,买不起就难推广低碳,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,意味着低能量、低消耗,也包括低开支的生活方式。
房子结构不动,甚至连窗框也无需改动,只在原有基础上包一层隔热的硬塑,窗扇改成双层中空玻璃的,一个平方米一共只要300元左右,政府补贴100元,单位补贴100元,居民只需支付100元,节能效果一下子就能提高20―30%。整个小区采用了地源热泵的节能技术,让大地成了一座能源银行:通过地下水的流动,把凉气或热量从地下带到房间。
专家认为,既有建筑的低碳改造,任务重,困难多,经费少,但不能因此而走进误区。行进在低碳之路上,降低建筑能耗无疑是重中之重。
如果把我们的能源利用率提高一倍,那么我们的减排、单位GDP的减排就会降40%―45%。其次才是一个能源结构问题。
这是目前很多地方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。舒适的背后,是这房间的空调,装在80米的地下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在南京,一些标称节能的楼盘,每平方米价格,普遍要比一般楼盘高出两千元左右。比如,在南京,政府对部分旧小区进行钢窗改造。
再比如,在房顶和屋面进行绿化,花费不多,夏天降温效果十分显著,又能吸收二氧化碳,然而,很多小区至今头顶还是光秃秃。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涵的低碳生活,正在成为人们主流认同和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。
我国建筑能耗达到全社会总能耗的27.5%,江苏也在20%以上。而南京等地的节能实践表明,低碳住宅和节能技术的平民化,是完全行得通的。
仇保兴说,正如绿色建筑的英文标识三个E,第一个代表节能,第二个代表节省,第三个所涵盖的意义为生态环境,当我们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发展道路确定为适用于中国国情、适用于普通百姓,绿色建筑就能健康发展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秦佑国直言,发展绿色建筑当务之急,应该实实在在地解决最广大的一般住宅和普通住宅的问题。